家是身体的栖居地,也是心灵的花园,也是爱的容器。
有的人打外表光鲜,但家里却是要洗的衣服乱扔,外卖袋放了好几天,问就是说每日加班工作,根本没空也没精力打扫房间;有的人家里扔着一地孩子的玩具从不收拾,锅碗瓢盆也不及时清洗,怨天尤人,说自己太忙了。
也许并不是忙,而是「心亡」。没有给爱一个空间去施放,或者说,没有用心去爱这个家。
我们对于家,应当有一种本能的爱。有句谚语说“鸟自爱巢人爱家”,或许是因为在外我们需要身披铠甲披荆斩棘,受到委屈也不吭声,唯有当钥匙扭开的那一刹那,才能卸下一身防备和疲惫,好好放松,安心做回自己。当你进门打开灯,温暖的光打在脸上,把鞋脱掉,人往沙发一躺,心里一阵才柔软:到家了。
确实如此。当阅尽千帆尝尽冷暖后,在偌大的城市里,还有那么一间屋子,能够容纳你所有温柔与悲伤、脆弱与坚强,是心的向往,也是爱的选择。
萧伯纳有句话说:「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,它同时也蕴藏着甜蜜的爱。」用作家汪曾祺的话“家人闲坐,灯火可亲”,莫不如此。
家,之所以让我们眷恋,还因为它所弥漫的气息。它不仅仅是一个场所,更是一种氛围。这种气息,这种氛围,正是充满爱的家人之间相互围拢出的、一种爱的气息。
画家丰子恺最擅长画小孩子的日常趣事,并且深信孩子的真率、自然与热情是最真实可贵的东西,所以当他与孩子相处时,也像个大小孩。画画、唱小曲逗孩子笑,抱孩子,喂孩子吃饭,没有任何架子。
丰子恺有七个子女,有一次,长子要丰子恺抱他去车站买香蕉,“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”。可是之后他却在父亲肩头上睡着,醒来后手里的香蕉已不知了去向。丰子恺明白这并非孩子故意,而是其“真率”和“自然”的样子,所以并没有责骂长子。对于其他的孩子,他也都只有满满的爱。
有家才有爱,有爱才是完整的家。在充足的爱里长大的孩子,就会有足够的安全感,敢于面对外界的雨雪风霜。因为他深知总有一个安逸温暖的家,能够包容自己,接纳自己的全部。
生活中,我们总是想尽全力向前奔跑,想看见更高的山、更深的海,想遇见更好的生活,想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,但跑着跑着,很容易就忽略了身边的爱。
家是爱的容器,而我们是家的主体。当生命中那些重要的瞬间光顾时,我们应该知道,爱也随之降临在了家中;诚然生活终将归于平凡的日常,但无处不在的细水长流却是家中最可贵的爱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法则,但家中的爱永远不会减少。这样等到暮年,即使步履蹒跚,对生活的热爱也不会减半。在充满爱意的家中,与亲朋好友一起喝杯热茶,回忆青春韶华,感受岁月静好。
有一首歌唱:“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,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。” 春华秋实,人生如四时,时间的流逝是没有办法的事,但我们可以在变老的路上,选择与爱同行,住在饱含热爱的家中,享受美满的愉悦。
向往的日子盈满了爱,被统统装进家中,而我们沉溺其中,尽享着生活的甜蜜。